•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首頁 > 新聞爆料 > 正文

    糧食安全提至首位 2014改革戰略將陸續出臺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13-12-25 13:16:58

    原標題:糧食安全提至首位 2014改革戰略將陸續出臺

    一位專家認為,明年GDP目標不一定會定在7%,因為新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態是,要保持國內生產總值的合理增長。

    本報記者 定軍 北京報道

    12月13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本年度的經濟工作會議持續了4天,而內容也與往年差別比較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明年任務的第一條,不再是宏觀調控,而是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同時本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對于GDP(地區生產總值)著墨比較多。該會議指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2014年的GDP目標到底是定到與去年的7.5%一樣,還是繼續下調,與“十二五”規劃的7%一致,爭議比較大。

    多名專家告訴記者,從目前的表述來看,2014年的GDP目標淡化,但是可能不會是7%,而是與2013年的指標相比變化不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專家牛犁指出,2014年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指定一個機構負責改革工作,改革將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這說明改革將成為新一年最重要的大戲。“新的機構出臺后,可能會出三定方案,各種改革措施將陸續出臺。”他說。

    根據了解,2014年國家有望出臺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和對外開放合作戰略。

    明年GDP目標或變化不大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國家發改委工作會議有望在2013年12月15-16日舉行,該會議將定下2014年包括GDP、就業、物價等目標,該指標有望在明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公布。

    從現在算還有半個月左右2013年將結束,國家統計局有望在2014年1月份公布2013年的全年經濟數字。根據中國社科院多個報告,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7.7%左右。這使得2014年的GDP目標確定,顯得比較難。

    一位專家認為,明年GDP目標不一定會定在7%,因為新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態是,要保持國內生產總值的合理增長。

    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唐建偉認為,GDP目標明年才公布,應該是7%-7.5%之間。“明年要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強調防范債務風險,這表明GDP指標淡化了。”他說。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著力防控債務風險。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要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

    記者獲悉,之所以最后定的GDP指標可能比7%有所提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層面人士擔心就業壓力比較大。

    要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經濟增長。“我們之所以要穩增長,說到底就是為了保就業。”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專家牛犁認為,GDP如果是7%,按測算是可以完成900萬就業崗位的。但是如果需要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速還需要提升。

    把改革貫穿于各個環節

    根據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預計明年將會有大的改革措施出臺。

    該會議指出,黨中央已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工作。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指定一個機構負責改革工作,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抓。

    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賈義猛認為,本次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屬于黨的機構,是把全面推進改革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這個機構強調頂層設計,應該是為下一步全面推進改革服務的。”他說。

    本次會議已經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比如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完善并創新區域政策,加強對走出去的宏觀指導和服務,簡化對外投資審批程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上述改革措施意味著有新的規劃和戰略報告出臺。比如這涉及到新的糧食戰略,區域發展戰略,以及投資審批政策。其中區域發展戰略包括長江經濟帶,沿邊發展戰略和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另外投資審批制度涉及到投資的負面清單制度出臺。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提法是,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發展研究所李國祥指出,過去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提出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的紅線。按照新的提法,以后糧食自給主要是谷物類,即玉米、小麥和稻谷。像大豆和油類并不一定要完全自給。

    “谷物、口糧之外的農產品能進口的就進口,不必追求自給率。這也能緩解土地的資源緊張程度。”他說。 

    根據了解,原先的糧食規劃綱要還提出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億畝,以及谷物、花生、油菜籽等播種面積指標。

    同時糧食總產還有到2020達到5400億公斤以上目標。記者了解到,除了耕地指標外,農產品的各個播種面積,以及總產指標(早被突破),都在新的糧食戰略中被取消。

    目前國家發改委也在編制有關絲綢之路和新的城鎮化發展規劃,各地適應新的形勢需要,也提出了新的城市群構想。比如江西有贛南城市群,福建有福州都市區,海南有海口經濟圈,濟南有省會城市群,這些暫時都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城市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