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一場關乎新能源未來和遠景的盛會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0-11-04

             未來的美好世界將會是什么樣子?未來的能源系統又是什么樣子?未來的能源系統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技術解決方案賦能?通過技術創新迭代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人類文明能否跑贏氣候變化,讓零碳美好時代更早到來?

    1030,600多位新能源開發商代表、意見領袖和技術專家齊聚江蘇南京,參加第六屆遠景能源技術高峰論壇。他們為新能源發展的信心和希望而來,也為中國新能源的未來和遠景而來。

     微信截圖_20201104155217.jpg

          習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零碳發展從論述題變成了數學題。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表示:從十四五開始,全面取消補貼之后,新能源將進入嶄新的時代。平價和低價是發展的必然,新能源從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快速轉變,對新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能再獨善其身,要主動擁抱系統,擁抱更大的市場,才能使新能源從小池塘邁向太平洋。(點擊查看:田慶軍:新能源要從小池塘邁向太平洋

    新能源的本質是技術,技術一路向前,度電成本一路下降。遠景能源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戰略布局,對于能源轉型以及零碳時代,做好了充分的智力和能力準備。

           參加此次會議的高層代表認為,遠景是目前唯一一家從發電側到用戶側,覆蓋能源全產業鏈技術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以能源物聯網平臺為基礎,在風電、儲能、網側、負荷側等領域掌握最底層的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源網荷儲綜合解決方案。這次高峰論壇讓大家看到了未來能源系統的主流形態,鼓舞了大家的信心和希望。

    海上平價,勇攀高峰

           相比陸上平價,海上平價對于中國風電產業的挑戰更大。遠景稱之為中國風電技術的珠穆朗瑪峰。

    能平價、極可靠、強交付,遠景新一代海上風機應時而發,為中低風速及臺風海域定制化設計,伽利略EN-171/5.5MW海上風機其一體化吊裝方案降低配套投資10%以上、降低安裝費用20%以上。持續降低海上風電度電成本成為現實,比如江蘇、廣西等地的某些海上項目平價上網不是問題。

     微信截圖_20201104155238.jpg

           站在近海能平價的起點,遠景能源布局中國深遠海漂浮式風電產業化未來。早在2012年,遠景歐洲創新研發中心就已投入重金參與歐洲和日本多個漂浮式示范項目,在漂浮式風機一體化設計、智能控制等方面已有相當多的驗證積累,到2018年已完成遠景漂浮式風機系統級一體化設計平臺能力建設,明確了一體化設計、系統級優化、模塊化設計、供應鏈復用、高度產業化技術發展曲線。近兩年來,遠景一直與歐洲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漂浮式風電產業化進程,為中國深遠海風電開發提供最優解決方案。

    重回三北,策略優先

           較之于海上風電向平價目標攀登的態勢,陸上風電不但平價,還將迎來低價,甚至迎來交易場景下的階梯變化電價,加之消納不確定性和電力交易,未來的風電投資從固定靶變成了移動靶,場景定制化成為陸上平價后時代的必然選擇!

    以內蒙某基地項目為例,該項目跨越6大區域,風資源位于6.5m/s9.0m/s的區間,差異很大。這樣的場景,需要深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遠景“156”系伽利略陸上風機有3.XMW、4.XMW等多個機型,還有“161”系的5.0MW機型,深度定制化的背后是平臺智能尋優技術的支撐。遠景能源解決方案團隊在原度電成本基礎上再降本0.0207元。僅此,這項目20年壽命周期可得到47億元的回報。

     微信截圖_20201104155253.jpg

          平價讓風電重回三北,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限電模式下單體項目發電量會有差異;外送線路負荷上限不同,不同場景下單體項目收益率差距也比較大。以阿拉善160萬千瓦基地限電場景定制化為例,遠景能源解決方案團隊的基本結論是,不同的限電模式會帶來不同的最優機型選擇。當采用全場不同區域出力上限相同的限電模式時,小兆瓦機型的電量優勢被顯著削弱。另外,隨著限電上限的不斷降低,大兆瓦機型的電量劣勢不斷縮小,而其在初始投資方面的節省則可以顯著提升項目收益。

    中東南部,定制優先

          相比內蒙基地項目深度風機定制化案例,云南階梯電價場景定制化難度大得多。云南風速分散,山地較多,機位標況風速主要位于5.5m/s7.0m/s區間,預估占比超過85%。云南最新電價政策是壓低電價、保證消納,問題是云南水電要把風電的蛋糕切開,而水電本身又有枯水期和汛期,加之電力交易、超發競價等因素,如何找到電量的最優拐點,進而確定項目上網電價,是保障+市場階梯電價機制下機型解決方案要回答的問題。

    對于云南某典型項目,遠景能源解決方案團隊根據場址機位風速分布分散的實際情況,采取精細化定制機型方案,通過綜合電量和造價搭配機型組合以及調整規劃建設容量,最終滿足項目業主投資收益8%的要求。

    至于低風速場景定制化,更是遠景能源的優勢。以新一代“161”系伽利略機型為支撐,足以做大項目規劃容量。以河南某低風速項目為例,“161”系伽利略3.45、3.6MW機型,在收益變化不大的情形下可使規劃容量分別提升15%20%。另一款5.0MW機型在滿足基準收益率條件下,相對于傳統3.0MW機型,提升規劃容量比例超過67%。

    智慧的價值,會被市場放大

          遠景是中國風電度電成本下降的技術引領者。隨著新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未來新能源的技術創新和演進方向,除了智能風機和智慧風場,還要提供更具并網友好性的新能源發電解決方案。通過智能控制和網絡協同,幫助電網消納或者就地利用更多的新能源。

    風電多場景化應用與交易,讓風電迎來更廣闊的增量空間。為解決電力現貨市場痛點,遠景智能給出一攬子解決方案。首先是更精準的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風光功率預測精度分別超過90%93%,已服務1000多座新能源場站,80GW容量,50多家發電客戶;其次是做好信息源精加工,給出最優的交易策略,穩定降低風險;第三是用儲能+智能交易終端提升新能源站的調節能力,比如甘肅某400MW風場,配置20MW/40MWh儲能系統,增加11.8%收入;第四是專家團隊及時應對政策變化,通過云邊協同使規則快速適配到位,績效透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現貨交易體系,面向全球發布了遠景智能交易終端系統。

           與電力市場交易交相呼應是遠景智慧儲能系統,推出行業容量最大、體積能量密度最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儲能產品,面向發電側、電網側、輸配電側及用戶側等多個儲能應用場景,目前已交付100多個場景,實際安全運行超過100萬個小時。遠景儲能產品的電芯來源于擁有極致安全記錄的智能電池公司遠景AESC,迄今為止從未發生一起電池著火等重大事故。

    智慧儲能系統和智能物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和智慧城市發展。遠景為微軟大中華區提供綜合智慧能源服務,每年建筑能耗績效提升5%,碳減排降低18%;為上海臨港集團搭集團級一網統管智慧能管平臺,實現了能源數據匯聚、能源資產管理及能源增值服務。具有延展意義的是,基于能源、超越能源,遠景為新加坡智慧國度提供了一體化智能中臺,為新加坡HDB打造400萬居民的智能家園。

     微信截圖_20201104155312.jpg

           由遠景能源主辦、中國風能協會和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協辦的遠景能源技術高峰論壇,目前已舉辦六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我連續參加了幾屆遠景創新技術高峰論壇,每次峰會的內容技術干貨很多、啟發很大,我想這是為什么有600多參會嘉賓到來的重要原因。希望遠景峰會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