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首頁 > 新聞爆料 > 正文

    范劍平:外貿恐成2014年唯一加速指標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13-12-25 13:15:58

    范劍平

    原標題:范劍平:外貿恐成2014年唯一加速指標

    本報記者劉東深圳報道

    “2014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明年中國經濟中最精彩的亮點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近日在2013年APEC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表示。

    在他看來,從改革給中國所帶來的投資活力來看,2014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但從經濟增速角度來看,2014年并不是一個加速年,經濟增速應該在7.5%左右,較2013年略有下降。

    范劍平認為,改革總是會有一定的“陣痛期”,因此在改革的初期,中國的經濟將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外貿恐成唯一加速指標

    在改革“陣痛期”的影響下,明年各項經濟指標將可能出現放緩回落的情況,范劍平認為,外貿出口是2014年唯一有可能加速的經濟指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會達到3.6%,比2013年加速0.7%,這也是自金融危機以來,下一年比上一年加速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預測最樂觀的一年。

    范劍平認為,如果上述預測能夠實現,中國的外貿出口環境將會得到好轉。

    中國2013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為7.7%,其中,投資貢獻了4.3%,消費貢獻了3.5%,但是外貿出口負貢獻了0.1個百分點,因此,明年中國外貿出口有望從今年貢獻率是負0.1轉為正0.1,多了0.2個百分點的加速力量。

    此外,三中全會之后,在調節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的比價關系、提高工業用地價格等新規的作用下,政府過去傳統的刺激投資、扶持投資的手段將不能再用。過去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對企業返還地方稅,甚至工業地價會有補貼,這些地方出臺的優惠政策都要取消并將嚴禁,甚至以后還要懲處違規出臺優惠政策。這對原有的經濟增長點造成沖擊。

    在舊有刺激經濟、招商引資的手段退出,但市場新的增長點還未形成的情況下,2014年,中國規定投資總的增速會有小幅度的放緩,只能達到17%,比2013年低3個百分點。而在消費方面,雖然今年消費平穩運行,但在“八項規定”限制公款消費等因素的影響下,明年中國消費的平穩更多的是受到城鄉居民收入減緩所帶來的壓力,也很難有明顯的加速。

    范劍平表示,2014年的經濟增長將和2013年大體持平,今年的實際增長數字應該在7.6%、7.7%附近,明年則應該在7.5%左右,他同時強調,因為中央已經提出要追求沒有后遺癥的、更加有質量和效益的經濟增長,所以,不管中央層面對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多少,對經濟增長這個速度的考量已經不是中國經濟工作中放在首要位置的事情。

    中小企業“過冬”

    經濟環境的影響,對于正處在“冬天”的中小企業而言,顯得至為重要。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秦志輝表示,目前中小企業的情況“很困難”,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的中小企業遇到了一個新的“冬天”。

    范劍平也表示贊同,近幾年中國中小企業都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成本上升等各方面的壓力,今年的一個新的特征是,融資成本上升壓力更大。

    范劍平表示,在目前改革轉型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制造業、服務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資金方面,無法與房地產開發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競爭。另一方面,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遠遠高于GDP名義增速,到10月末為止,貨幣供應量增長14.2%,今年GDP實際增長7.6%到7.7%,一般來說貨幣供應量的增速明顯高于GDP的增長,社會上的資金應該不緊張,但是中小企業感覺到資金很緊張,而且融不起資金。

    “如果不能改變這樣的情況,對于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來講,明年可能壓力會更大。可喜的是,中央已經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這個結構失衡高度重視,正在從各個方面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政策環境”,范劍平說。

    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在投資方面是“主力軍”,數據顯示,今年民營企業的投資增長速度高達23%以上,比總體的投資增速高出了3%,民營經濟的投資總規模已經占到總投資的63.1%,投資增長最快的三個領域分別為交通運輸物流業、民營醫院和養老院以及文化娛樂體育產業。

    范劍平認為,隨著中央金融改革,把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政策逐步落實到位,民間投資、中小企業投資,明年仍然可以發揮“嗅覺靈敏”的特點、搶占未來投資高地的一種敏感性,保持快速增長。

    “明年對中小企業來講,有機遇也有挑戰,其中更多的寄希望于改革能夠盡快走出陣痛期,能夠對實體經濟創造實質性的利好,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很多對中小企業創業發展有利的政策,已經和即將出臺。”范劍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