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潭稱對獲批自貿區有信心:推進年底封關
本報記者 趙飛飛
實習記者 王雅靜 上海報道
12月19日,平潭綜合實驗區封關辦林主任在電話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年底,平潭島基本會滿足封關驗收的基本條件。”
作為中國第五大島,平潭島面積324平方公里,是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平潭作為兩岸最便捷的交流區域,在對臺方面可以起到民間交流通道作用。
在上海自貿區建設腳步加快之時,全國粵港澳、天津濱海、重慶等地自貿區的申報工作也在加快,在海峽西岸,平潭綜合試驗區與廈門形成兩個各自不同的自貿區建設方案,在廈門正策劃申報自貿區方案之時。平潭綜合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周青松近期也表示,“平潭綜合實驗區對爭取進入貿易自由港或自由貿易區試點充滿信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平潭在加緊建設分線管理、封關運作的基礎設施,封關后,平潭本島324平方公里都將成為海關特殊監管區,以此為基礎,平潭島將力爭貿易自由港或者自由貿易區試點的落戶。
“在定位上,平潭島主要是服務于對臺、兩岸交流功能,平潭相對自貿區而言與自由港更加接近,平潭的發展是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之下,建立臺灣民眾參與居住的兩岸共同生活家園,平潭島324平方公里在封關之后成為最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未來可能更接近前店后廠模式,即居住地、總部設在平潭島,工廠等設在福州等地。
“平潭關區將實施‘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管理模式。和自貿區目前的提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就差一個字。”林主任表示。與此同時,平潭島將落實國家賦予的免稅、保稅、退稅以及“選擇性征收關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比特區還特。而目前全國也僅有廣東珠海橫琴島有相關的政策優惠。
此外,平潭也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外資企業免于提交審批機關文件、直接登記制等模式。
有一個問題待解,即同處一個地區,平潭與廈門到底如何分工呢?“廈門與平潭都在籌備能爭取進入國家自貿區的試點,雖然都同屬于一個省份,但是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民盟廈門市委經濟與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龔小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今年廈門兩會期間,龔小瑋提交了一份《廈門自貿區總體方案》,曾作為優秀提案專報給廈門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而此后廈門相關部門在規劃自貿區目前規劃的方案中沿用了龔提交的方案。
“廈門的優勢是,已經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廈門港進出口的量已經很高,而平潭島在吸收國家的優惠政策和未來的前景上也有很大的競爭力。”龔小瑋認為。
比如,在稅收政策方面,在今年9月份,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正式聯合下發的《有關平潭綜合實驗區進口稅收政策通知》,對從境外進入平潭與生產有關的部分貨物實行備案管理,給予免稅或保稅,其中,平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當前全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