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對話日初資本陳峰:創見未來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3-17

    投資本質就是研究,研究本質就是花時間。道理很簡單,過程跟跑步一樣,其實是一個積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于一個創業基金做任何拓展外部都會有很多疑問和聲音,我通常不會太在意。我更在意判斷這個決策后面的投資決策的本質,和如何在正確的決策中拿出實際的結果。

    Q:你認為新能源投資和消費投資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如何看待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日初又將如何布局投資?

    陳峰:科技投資強調技術效能和成本效率,而消費投資強調產品品質和品牌溢價。

    科技投資首先需要理解技術周期、政策周期、產業周期、資本周期。從產業的孕育期到發展期、成熟期、再到衰退期,通常也就在5到8年時間。變化迭代非常快,且疊加多維度的變化。比起消費投資,后者更加穩定和長期。例如動力電池領域,從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到全固態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我們既要從技術效能和成本效率上判斷未來各種技術產品的市場格局,也要從投資上判斷板塊所處的四個周期的位置和動態的變化。從投資、收益、到退出的節奏,科技投資的要求更高于消費投資。相同之處是我們在消費和新能源投資上都采取狙擊模式。

    新能源投資我們會專注技術早期、政策友好期、產業發展早期,資本非共識窗口期的產業,并聚焦產業核心價值部位,做核心部位深度投資。在2021年底投資欣旺達EVB,就是日初在動力電池的最后一個投資布局。我們預判,到2024年底,動力電池產能將倒掛、電池滲透率提升、鋰價下滑,主機廠面臨從賣好車到盈利預期的多重壓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動力電池領域競爭格局和板塊基本面將發生新的變化。當然,這對于優秀電池廠商來講也是新的機會,對于儲能來講則處于一個新的周期的開始。

    新能源投資的三大板塊: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如今都在面臨新技術迭代帶來的競爭格局的變化和隨之而來的發展機會,這也是我們重點布局和關注的賽道。

    貫徹“專,少,深,長”,投資四好學生

    Q:當前很多基金都推出了種子基金,日初在早期投資上有什么規劃?

    陳峰:目前我們沒有考慮做種子基金,未來也不會做。對于早期投資,我們還是會堅持貫徹日初“專,少,深,長”的核心策略:首先堅持做“少”—— 在少數的行業里做深度和長期的事情;其次,以創為投,打破資本和認知的單一資源要素,以產業投資、產業孵化的視角重新定義早期投資。與其做種子基金,我們還是會堅守日初的投資哲學,在少數里做基于創始人及組織、資本、供應鏈、戰略的早期孵化投資。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