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積極響應政策,防范落實不到位引起的冬季供暖用氣緊張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1-10-18

    一家下游供氣企業表示,按今年其與上游企業目前已簽購氣合同來看,合同內未明確農村煤改氣的居民氣量,且價格依據行情預測將遠高于國家規定的門站價,但終端仍按居民價格執行,成本的積壓或讓下游企業維持經營步履維艱。且近期國際天然氣成本頻繁創新高,倒掛現象或將更甚。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協會人士表示,以北方廣大區域冬季用氣量來看,“先交高價后返差價”的購氣方式使得各下游企業每年需墊付大量資金,以致現金流緊張,面臨巨大的壓力。采暖季結束后才能陸續啟動返還核定工作,周期往往長達一年,部分下游企業還未拿到上一年的返還款甚至未完全拿到2017年、2018年的返還款,就得馬上繳納本采暖季的預付氣款。除了返還周期長外,還有煤改氣用戶數據的核定問題,存在“不完全返還、部分根本不返還”的現象,下游企業對核定結果普遍存在爭議。

           實際上,國家和地方對于“煤改氣”的價格指導與爭議解決方案一直都在探索中前進。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2017年出臺《關于印發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意見的通知》,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陸上管道天然氣供農村“煤改氣”采暖用氣門站價格,按居民價執行。自2018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多次指出,上游供氣企業對民生用氣,特別是農村“煤改氣”要保價保量。今年,河北省發改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今年天然氣供用氣合同簽訂和油氣管道保護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對于居民和非居民用氣界定不清的氣量,由地方政府負責認定,三大油氣企業與農村燃氣企業先按照居民價統一結算。

    該行業協會人士坦言,幾乎所有燃氣企業都承受著上游對價格政策執行不到位的壓力。在此情況下,下游企業既承擔了巨大的民生保供責任,又連年倒掛銷售,據不完全統計,這些下游企業倒掛高達數十億元,對企業經營積極性和供氣穩定性有較大影響。

           科學確定用氣量 保障民生是第一

           冬季供氣關乎民生,在“保價”的同時,“保量”同樣重要。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居民用氣消費總量占國產氣比例約為30%,國產氣可覆蓋其需求,現行的門站價格制度可保障國產氣供應民生用氣時的基本利益。

            根據河北省發改委信息顯示,2021年采暖季,河北省預計天然氣消費量達135億方,其中農村煤改氣居民需求量75億立方米。但前述下游企業反饋,按今年其與上游企業的已簽購氣合同來看,并未明確冬季農村煤改氣的居民氣量。

            一位華北當地從業人員介紹,今年初上游企業公布2021-2022年銷售政策,規定燃氣企業按照夏季用氣量的1:3比例簽訂采暖季合同氣量。若以城市比例為參照,上游公司給出的這一比例并無不妥。然而,農村地區不存在大量工商業用戶,實際河北地區夏冬用氣峰谷差值很大,基本在1:6-1:10,部分地區甚至更大。若按1:3比例,則冬季供氣量將明顯不足,或存斷供風險。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