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數字技術如何賦能“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1-09-02
    新能源財經發布《電網長期展望2021》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電網數字化投資占年度投資總額的19%,并預計2050年占比將增至41%。

    配網數字化需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配網數字化方向已經成為共識,那么如何加快配網數字化建設?又需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馬莉認為,應該著重從五個方面考慮:

    一是加強配電網數字化投入與政策支持。在國家層面,制定相對明確、更為嚴格的配電網數字化轉型要求,將數字化轉型納入電網規劃,在輸配電價核定中給予支持。

    二是提高配電網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強政企協同,從健全國家指導和政策支持、完善網絡標準體系、提高電網分層防護靈活性“三維施策”,實現配電網網絡安全本質防護能力提升。

    三是加快適應網源荷儲互動的市場交易機制。加快推動需求響應、分布式發電、儲能等可調節負荷參與市場交易,是推動配網數字化轉型具有突破性抓手,兩者相互促進,能夠加速促進配網數字化轉型“螺旋上升”結合我國電力市場建設路徑,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階段分別設計需求響應、分布式發電、儲能等可調節負荷新興市場主體參與電力市場的交易機制。

    四是加強新形勢下配電網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根據配電網形態變化、新形勢下配電網規劃運行需要,研究制定配電網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清單,加快實現理論體系、方法學、工具等創新突破。

    五是加快培育配電網新興業態和模式。充分發揮配電網資產、數據、客戶等資源優勢,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增量經濟社會價值,加快培育發展新興業務、構建能源新生態。

    政策建議需要企業的積極踐行。施耐德電氣電網行業架構師王照表示,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專家,施耐德電氣正通過綠色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發揮其國內外豐富的實踐經驗,廣泛整合綜合能源微網、數字孿生、仿真分析以及數字化環保型開關設備等數字化創新技術和產品,實現智能運維,助力打造高彈性配網和零碳園區,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做出貢獻。

    施耐德電氣已經打造了由軟件定義的數字化智能硬件,并且覆蓋客戶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軟件服務需求,具體分為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互聯互通的智能硬件。萬物互聯,始于“物”本身,首先需要保障硬件產品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施耐德電氣致力于創造全球領先的創新電氣設備,并且在商業運作模式上不斷迭代,以匹配創新的智能硬件產品和不斷變化的中國市場需求。

    第二步是軟件定義智能硬件。施耐德電氣倡導軟硬件一體化,更主張借助軟件,應用和分析服務來重新定義和塑造硬件產品。軟件的廣泛深度覆蓋將帶動全行業及施耐德電氣自身從資本投入(Capex)到運營投入(Opex)轉型,而軟件將成為服務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第三步是端到端全生命周期覆蓋。施耐德電氣將從設計、建造、運營、維護等環節全面賦能客戶。施耐德電氣內部的高級分析及咨詢服務,以及其品牌旗下的全體軟件品牌將合力協助客戶優化決策,提升效率。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