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閑話·新能源】全球鋰電池封裝發展史
文章來源:
發布時間:2023-10-12 13:10:06
當年的電池企業想通過正常的化學材料體系發展,是異常艱難的,結構的優化更具備性價比,方形電池因為體積更容易做的更大,容易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 因此隨著國家補貼對于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升,促使了中國動力電池公司鉆研方形電池生產獨特的特色,頭部電池廠均走上了電芯尺寸結構優化的道路上,當然這也造成了當時三元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格局徹底轉換,三元電池市場在2017年占比遠遠超過了磷酸鐵鋰電池。

2016年底,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首次提出以電池能量密度為參考指標,密度設最低門檻,密度越高補貼越多
雖然早在2012年,德國汽車協會VDA就已經推出了動力電池的標準尺寸,去幫助主機廠在不同車型中使用相同類型的電池,從而提高電動汽車的可充電電池的通用性和可替代性,但實際上中國主機廠對于續航的追求,傳統方形電池的VDA尺寸已經無法滿足中國主機廠需求,倒逼電芯廠去突破VDA的尺寸,從2017年開始,隨著補貼政策的落實,中國的方形電池實際已經突破了VDA標準尺寸。這一年開始,中國新能源領域方形電池在全球開始獨領風騷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在這幾方面的推動下,中國市場在圍繞方形電池的整體產業鏈在過去實現了非常大的躍進。比如后期比亞迪刀片電池把單個電芯寬度近乎極限的拉長,厚度做薄,然后直接把電芯放在整個PACK里面進行安裝,盡可能簡化模組,這點從2008年其發布的,F3DM電池尺寸是356*100*28,到中期的VDA EV電池尺寸達到173*115*45,乃至20年的960*90*13.5型號既能看出,或者通過寧德時代在19年所發布的的NCM811電芯尺寸達到了驚人的79*148*103,是友商3倍的厚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能看到中國電芯廠在電池端的形態變化上雖百花齊放,但仍然可見流向。在這個思路的延展下,2019年后,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寧德時代推出了搭載麒麟電池的CTP 3.0結構。

比亞迪于2020年3月29日發布的刀片電池,率先應用在了“漢”車型上
天下三分
4680或將帶來電池行業新變局
雖然方形電池目前是電池企業最主流的選擇,但其自身性能短板也很明顯。由于方形電池可以根據產品的尺寸進行定制化生產,所以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種型號,而正因為型號太多,工藝很難統一。方形電池在普通的電子產品上使用沒有問題,但用于需要多只串、并聯的大型動力電池,相對于標準化產線生產的圓柱形鋰電池,方形電池的生產自動化水平不高,單體差異性較大,在大規模應用中,其系統壽命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于單體壽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