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
當前,得益于政策的明確引導、產業的升級需求,光伏行業的創新不止。新一代“n型技術”、創新矩形等先進技術,正在成為行業升級發展的新動力。
今年3月,天合光能首度向行業全面公開210R(“R”代指“矩形”)產品解決方案及產業化可行性路徑,倡議硅片電池組件尺寸標準化,再次引領行業共建先進生態,充分釋放產業價值,進一步促進光伏行業的發展和推動光伏電力的普及。
矩形硅片成提效新切口
在N型光伏變革的窗口期,先進技術層出不窮,創新項目多點開花,其中矩形硅片已成為光伏行業的新趨勢和重要技術創新方向。
一年前,天合光能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全新硅片產品210R,第一次將矩形硅片公之于眾,使得光伏行業幾十年來對“硅片是正方形”的思維定勢被徹底改變。隨后,包括182R在內的矩形電池組件產品不斷推出,讓矩形硅片電池成為行業的關注點。
相較傳統的正方形硅片,與矩形硅片擺脫了硅片面積與硅片厚度關聯關系,可實現硅片的超大、超薄與設計最優化,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能提供更高功率,進而提升客戶價值。
現階段,打破正方形硅片的思維桎梏,聚焦“矩形”已成為光伏行業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徑。
國內外企業正紛紛布局矩形硅片賽道,行業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
倡導統一尺寸 解產業鏈困擾
眾多企業布局的同時,矩形硅片也開始出現尺寸多樣化局面,以182R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其尺寸就有183.75×182mm、185×182mm、186×182mm等多種,讓產業供應鏈陷入困惑。
不同廠商采用不同的尺寸,給整個供應鏈帶來了很多負擔,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采購、庫存管理、產能規劃、設備自動化率等方面,以及下游的組件尺寸不一致導致的應用障礙和非技術成本的增加等。
此外,據PV Tech了解,終端電站開發商、設計院、EPC公司也受到了這方面的困擾。據中國電建四川電力設計院人員反映,隨著n型組件步入市場,光伏企業競爭的主線重回電池技術賽道,此時再陷入“尺寸之爭”已經不合時宜。現在各家主流企業推出的n型組件依舊沿襲之前P型組件規格,采用了不同的尺寸標準。大家在比拼效率的同時,硅片尺寸之爭給終端市場造成的影響依然存在。
天合光能全球產品戰略與市場負責人張映斌博士表示,多元化尺寸對產業鏈的成本浪費非常巨大,對于客戶側應用也非常不利。以上游產業鏈舉例來看減值,假設全行業企業的庫存將近一千億,可能每個月就有200億的水平。5種尺寸意味著什么?每個尺寸都做相應的庫存或按比例來做,浪費就很大,按算5%,月度200億將有10億元的浪費。再看客戶側,組件安裝的時候,客戶同樣面臨2256mm、2278mm、2335mm、2360mm、2465mm等5個尺寸,在準備支架設計等工作時也需要5套方案。最關鍵的是,設計方案做好后,如果有一家供應商供不上貨,彈性就變小了,對下游客戶的確非常困擾。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