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能見
來源 / 能見
尺寸不統一問題,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
4月11日,15家光伏企業因此齊聚京城。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的晶體硅光伏組件尺寸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天合、通威、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東方日升等光伏龍頭企業以及福萊特玻璃、信義光伏、三一硅能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共計15家企業參與此次研討會。
這次會議旨在摸清目前矩形硅片及對應組件尺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討矩形硅片對應的組件產品的核心價值及其尺寸標準化的可能性,以期共同推動晶體硅光伏組件尺寸標準化,從而引導行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建議“落實尺寸標準體系建設,由行業組織牽頭設定最優產品標準尺寸,提升光伏電力系統穩定性,減少行業資源浪費”。
究竟哪種尺寸會成為行業的標準尺寸?本次行業協會的會議尚未有定論,不過在稍前2023光伏產業鏈生態大會上,協會、設計院,以及硅片、電池、組件、設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專家,全面探討了210R矩形電池組件的系統價值,對2384*1134mm這一組件尺寸表示充分認可,認為210R將帶動新生態圈的建立,激發產業鏈價值最大化。據了解,2384*1134mm(含上一代2384*1096mm)尺寸組件全球累計出貨量已達到30GW,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出貨量將達到50GW。這一尺寸產品的生態圈或已悄然成成型。
尺寸標準化及在此基礎上的產業鏈協同困難重重,這個問題將是光伏行業2023年的主流議題之一。這個問題一日不解決,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便要一日面對“分裂”的困擾。
供應鏈之困
從上游到下游,尺寸不統一給整個產業鏈造成了困擾和浪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困擾和訴求是什么?能見采訪和梳理了行業上下游企業的觀點。
電力設計院-華北電力設計院新能源工程公司資源規劃處處長陳建宏認為,尺寸不統一造成了較多的工作重復投入,對項目從規劃設計、可研,到初步設計,再到施工圖都有影響。采用了不同的尺寸,意味著企業可研的布置方案,包括支架的方案設計,后期的電纜、電氣設備的配置,都要產生變化。延續性較差,也占用了優化深入設計的時間。
另外,尺寸不統一給項目集采和運維都帶來了困擾。比如華能或三峽這種大集團,一個地區的項目采購集中進行,這些項目可能是同時實施的,但如果采用不同組件,就要分別招標。在建設運維的時候,因為施工周期緊,需要從一個項目上運一批組件到另一個項目上,進行資源分配。如果采用不同尺寸的組件,根本無法完成這項工作,這兩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下游開發企業-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張曉朝表示,創新技術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和支持,倡議摒棄低水平無效率的競爭態勢。下游企業尤其是終端用戶理性的有效價值取向理念尤為重要。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