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2025年中國儲能技術創新應用研討會在浙江省杭州市盛大召開。本次研討會以“履地破‘卷’,聚力迎‘新’”為主題,重點圍繞儲能應用發展新挑戰、儲能技術新趨勢、降本新方向、安全運維新突破等話題展開,來自電力系統、儲能系統及電池產業鏈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格局下儲能機遇。
永福股份副總工程師彭花娜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并發表《電化學儲能電站單層站房式方案關鍵技術及實踐》主題演講,現場介紹永福股份單層站房式儲能方案突破行業占地、能耗、壽命、安全四大痛點,助力客戶實現全周期收益躍升,推動行業從“能儲”到“智儲”跨越,并通過在全球最大單層站房式儲能項目(400MWh)的實戰經驗,與行業共探零碳未來新路徑。
行業困局:儲能如何跨越“雙高”鴻溝?
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新能源裝機占比已突破50%,儲能成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剛需”。然而,行業發展正面臨兩大突出矛盾。一方面,隨著風光大基地建設以及高海拔、極寒等復雜場景下儲能需求的急劇增加,傳統儲能方案在場景適配性上顯得力不從心。另一方面,預制艙儲能存在全生命周期成本高、壽命短、安全冗余度低的問題,難以兼顧經濟與安全。
彭花娜指出:“行業急需一場變革,從傳統的‘堆箱子’模式轉變為‘造房子’模式——儲能電站應具備建筑般的可靠性和智能系統的高效性。”
永福股份單層站房式儲能方案,以“空間集約化、安全系統化、能效智能化” 為三大核心,精準攻克四大痛點:在用地方面,同容量對比預制艙可節省25%的土地;在能耗方面,以已投運的上都項目為例,相較于傳統預制艙熱管理方案,站房儲能的集約化熱管理方案可大幅度降低冬季保溫功耗90%以上,夏季散熱功耗降低約40%,全年能耗降低約25%;在項目壽命方面,從較短的年限提升至50年,依靠永久建筑設計適配電池迭代;在運維方面,實現了室內化,步入式設計讓運維人員告別戶外巡檢的艱辛。
技術破局:一棟站房,三大突破
突破1:從“占地” 到“增效”,重構儲能空間
“儲能電站不是臨時設備,而是能源系統的‘永久資產’。只有用造房子的思維做儲能,才能真正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彭花娜介紹,傳統預制艙采用 “集裝箱戶外堆疊”的方式,不僅空間利用率低,且運維環境十分惡劣。永福股份的單層站房方案以“建筑級集成”打破這一困境:采用鋼筋砼框架+SP預應力板的設計,實現了50年的長壽命,防火防腐性能提升70%,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0%;單間能容納54面電池柜+PCS+消防模塊,簡單高效的布局使空間利用率提升25%;應對場地高寒冷、高風沙、高溫差等極端環境,項目投產至今已穩定運行約500天,具有高可靠性。
突破2:三級防火墻,定義儲能安全新標準
在安全保障上,單層站房式儲能構建了嚴密的三級防護體系。PACK 級利用壓縮氮氣泡沫,能在0.5秒內迅速響應,熱失控抑制效率提升80%;房間級采用全氟己酮氣體覆蓋滅火,幾乎不會對設備造成損傷;環境級通過溫感、煙感、可燃氣體三聯動進行智慧監測,風險預警速度提升3倍。正如彭花娜所言:“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投資。多一道防線,就能少一份風險。”
突破3:能效革命,向自然要效益
單層站房式儲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實現能效的大幅提升。夏季,借助空氣冷卻器可降低40%的散熱能耗;冬季,通過余熱回收系統,讓冬季保溫能耗銳減 90%;基于地域氣候進行全年溫度仿真并動態優化,不僅能延長電池壽命10%,還能提升綜合能效1.5%。
數據最有說服力,會上,彭花娜向客戶及行業伙伴展示,相較預制艙方案,單層站房式儲能的度電成本下降20%,內部收益率(IRR)提升2-3個百分點。
價值重構:客戶、行業、社會三重收益
于客戶而言,單層站房式儲能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在投資上更加節省,建筑與運維綜合成本降低20%,華能上都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內減支超2億元;收益周期更長,50年的超長壽命加上電池可更換設計,使資產利用率翻倍;風險更低,消防系統的全面升級讓保險費用下降15%。“客戶追求的不是最低價,而是最高性價比。擁有50年壽命的電站,才是真正能持續創造價值的‘現金牛’。”
于行業而言,永福股份單層站房式儲能方案應用在全球最大單層站房項目(400MWh)成功落地華能上都,受到行業矚目。同時,永福積極主導參與相關標準編制工作,引領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于社會價值而言,單層站房式儲能是推動零碳轉型的重要力量。彭花娜表示,站房式方案集約用地,有助于風光大基地建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未來路徑:從單層站房到零碳生態
彭花娜認為,單層站房式儲能技術將持續創新發展,應用場景也將不斷拓展。未來,它將在更多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能源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持續優化設計與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儲能系統性能,降低成本,更好地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基于單層站房式儲能的堅實基礎,永福股份積極布局儲能前沿領域。在構網型儲能方面,已在西藏超高海拔地區落地國內首個構網型光儲項目。構網型儲能能夠為電網提供“主動支撐”,在新能源占比高、電網穩定性差的區域發揮關鍵作用,有效提升電網的調節能力和穩定性。
在虛擬電廠業務布局方面,永福股份致力于聚合分布式資源參與電碳交易,打造“智慧能源生態圈”。永福股份打造的虛擬電廠平臺將實現儲能與風光等能源在電力交易中的多元協同,通過智能交易策略推薦和多時序滾動優化,統籌市場情況與儲能壽命,提升經濟效益,為能源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開辟新路徑。
“未來的儲能電站,既是儲存電力的‘倉庫’,更是能與電網緊密協作的‘智能器官’。”彭花娜總結,永福股份將以單層站房式儲能技術為基石,深度融合構網型儲能、虛擬電廠等前沿技術,借助數字孿生、AI 算法等先進手段,持續創新突破,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推動行業發展,助力社會向零碳未來加速邁進!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