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晶科能源首次表態:謹慎擴產,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4-04-23

    剛剛第五次登頂組件出貨冠軍的晶科能源,也要開始“瘦身”以應對行業挑戰了。

    在剛剛發布的2023年年報中,晶科能源在闡述未來經營計劃時表示,“2024年,公司將保持謹慎的擴產節奏,優先聚焦山西大基地等優勢產能落地,同時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雖然公司沒有明確表示要退出多少“落后產能”,但可以通過公司年報給出的產能指引計算:2024年年底,公司硅片、電池、組件的先進產能規模將分別將達到120GW,110GW和130GW,而這一組數據23年底已有85GW,90GW,110GW。24年底電池、組件產能預計增加20GW。

    考慮到晶科能源此前增表示其山西大基地項目24年將有28GW一體化增量產能,以及技術工藝升級帶來的提效提產,全年各環節新增產能應該至少有30個GW。也就是說,24年公司電池、組件至少各有10GW的“落后產能”需要淘汰出局。

    雖然晶科的這一表態相當低調,但其意義不可謂不深遠:它也許吹響了P型產能全面淘汰的號角,也為行業過剩產能加速出清指明了出路。

    據第三方統計,當前光伏全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均超過800吉瓦。產能過剩和產業鏈價格暴跌,導致了光伏行業出現“量增價減”的現象,甚至可能出現階段性全產業鏈虧損,成為掣肘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阻礙。

    事實上,已有第三方機構統計,當前二三線光伏企業開工率已不足30%。以愛旭、通威等傳統P型電池 “大戶”早先就曾表示,要開始著手進行產能“P轉N”改造,但也有行業專家指出,此類改造受限于設備廠房等限制,收益與新建N型產能存在明顯差距。

    如果此次晶科的表態能夠帶動同業效仿,或許可以倒逼行業300-400GW存量P型產能加速退出,從而有效緩解產能整體過剩的局面,讓光伏看到黎明的曙光。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