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資料,孚能科技SPS使電池系統部件減少50%,材料成本降低33%,提升體積利用率到75%。這意味著,同樣的體積大小,SPS結構能裝入更多電池,而同樣電量的電池包,比如100度電的電池包,SPS結構對比方殼電池包能實現20-30公斤左右的減重。
在保持電池系統底盤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孚能科技SPS能通過調節臥式布置的大軟包電芯厚度,靈活調節電池系統的底盤高度。這意味著,搭載不同能量密度的大軟包電芯,能讓電池系統擁有從80kWh到150kWh的不同電量,滿足車企未來長期的產品需求。同時,能縮短整車企業新車型的研發周期,并降低采購成本,保障穩定供應。
在安全層面,電芯堆疊體兩側設有液冷板,液冷板與電芯堆疊體的側壁之間填充了導熱涂層,電芯堆疊體實現了兩面液冷,三面傳熱,散熱效率比模組方案提升了4倍。再配合電芯層面的定向泄壓和電池包熱電分離,解決了電池包熱失控問題。
孚能科技SPS安全設計
安全性能有了保障,再加上化學材料的升級,SPS的快充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就拿當前市場上常規續航600km、800km和1000km的車型來說,孚能科技SPS大軟包方案可根據不同的續航車型定制不同的快充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充電10分鐘,續航400km”的快充表現。
“組合拳”釋放軟包優點
當然,上述只是SPS創新中的一部分,SPS 電池包系統的革新并不是孤立的,需要材料端、制造端、研發端共同發力。比如在核心材料鋁塑膜端,孚能科技從2021年開始就逐步切換到國產供應商,并與供應鏈一起聯合開發,最終通過多項測試與驗證,在產品應用上得到了很好的結果。目前,孚能科技的新項目在鋁塑膜環節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成本也隨之大幅度下降。
而在制造端,孚能科技自研了SPS超高速疊片技術:集成了極片放卷、裁切、熱復合、多片飛疊、熱壓等功能,在確保疊片高精度對齊、界面高一致性同時,使疊片速度高達0.125秒/片。
同時,為了提升良品率,孚能科技采用行業先進配置,機器人使用量達1200臺,電芯制造生產的自動化率高達98.5%,品控也做到了PPB級別,電池包失效率能達到千萬分之一。
可以說,SPS的創新性結構設計配合生產制造端的進步,軟包電池曾經的劣勢被一一攻破,其單體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長使用壽命、尺寸以及形狀設計靈活等多方面優勢得以真正激活。
而在成本層面,SPS也打破了軟包電池給人小眾且高價的固有印象。
以往軟包電池多出現在豪華品牌車型,甚至是專業電動賽車上,但SPS的推出做到了在保留軟包電池高性能優勢的前提下,通過化學體系的兼容性、設計及制造成本的降低等多條路徑,實現了經濟性,給軟包電池帶來了更多發展空間。
孚能科技與國際頂級跑車品牌Venturi合作,助力其在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大賽中獲得第五名的成績
再加上作為無縫升級到動力電池終局形態——固態電池的最佳過渡路線,難怪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在面對媒體時,才有足夠的自信表示,“在未來十年的發展過程中,SPS這個結構是最好的結構。”
而市場端,也給出了積極回應。據悉,廣汽埃安昊鉑GT710km高續航版和昊鉑HT 670km版車型都搭載了孚能科技三元軟包電池,嵐圖追光和夢想家也在相應車型上選用了孚能科技的SPS產品。
在方殼電池擁有絕對統治權的國內市場,以孚能科技為代表的軟包電池企業開始展示自己的破局之道。
縱觀全球市場,動力電池領域仍處于技術路線百花齊放、創新技術此起彼伏的階段,本質依然是不同使用場景中,尋找成本+安全+性能的最優解。在純電市場續航穩定和車企開始發力補能效率的大環境下,以SPS為代表的創新軟包電池產品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時代機遇。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