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更多隔離/非隔離驅動供選擇,滿足系統(tǒng)設計新需求
此外,新一代微型逆變器也逐漸開始采用兩級式結構,與傳統(tǒng)的單級結構相比,這種新結構能夠減小解耦電容,并具備無功補償能力。在這種兩級結構中,前級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通常采用全橋拓撲,因此可以采用納芯微的非隔離半橋驅動器NSD1224,該產品具備更強的輸入引腳和橋臂中點的耐負壓能力,可提高驅動的可靠性;而后級的全橋逆變部分,則可以采用納芯微新一代隔離半橋驅動NSI6602V,具備更大的驅動電流、更高的輸入耐壓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使用壽命也更加持久。同時,在一些新的設計中,氮化鎵器件被用于提高功率密度和系統(tǒng)效率,這時納芯微的氮化鎵專用驅動芯片NSD2621可以充分發(fā)揮氮化鎵器件的性能。
二、納芯微的磁電流傳感器產品
在傳統(tǒng)的光伏逆變器中有很多霍爾電流傳感器模塊,主要作用是輸入/輸出電流檢測。納芯微的霍爾電流傳感器比霍爾電流傳感器模塊體積更小,可減少50%以上的占板面積,高度也更低。NSM201x寬體封裝系列可持續(xù)通流超過30A,引腳更厚的封裝(包括NSM2019和NSM2111等)的輸入側導通阻抗更小(NSM2019只有0.27毫歐),可持續(xù)通流高達100A,具備光伏逆變器輸入所需的高達20kA的浪涌電流抵抗能力。
事實上,傳統(tǒng)集成式霍爾電流傳感器無法滿足這么高的浪涌電流要求,NSM201x薄體封裝也只能支持13kA的浪涌電流抵抗能力,因此較多被用在MPPT側。而光伏PV側的電流檢測還是使用霍爾電流傳感器模塊,納芯微的NSM2019可以替代PV側的霍爾電流傳感器模塊,滿足浪涌要求,通流能力強,沒有可靠性問題。在光伏逆變器AC側通常使用閉環(huán)電流傳感器模塊,以滿足高精度、高通流能力的要求。NSM2019能滿足該要求,精度高達正負2%,可持續(xù)通流高達100A。
三、納芯微其他品類的產品
隨著光伏組件功率密度的不斷提升,母線電壓已提高至1500V,因此需要更大的爬電距離,納芯微超寬體數(shù)字隔離器NSI824x能夠提供長達15mm的爬電距離,同時還具備優(yōu)異的EMC性能,非常適用于光伏系統(tǒng)的應用。同時,光伏組件尺寸也在不斷增加,單光伏板能夠提供的功率越來越大,因此市面上涌現(xiàn)出更多的微型逆變器,納芯微的非隔離/隔離半橋驅動,如NSI1624、NSI1224、NSI6602V,能夠更好地滿足大功率微逆的需求。
此外,隨著光伏和儲能技術的融合,家庭儲能系統(tǒng)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電池儲能容量也在逐漸增加。這為DC-DC轉換器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納芯微的半橋驅動器NSI6602V以及CAN接口產品(如NSI1050、NCA1042)在這一趨勢下將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些產品將能夠有效應對不斷增長的光儲系統(tǒng)需求,為系統(tǒng)集成帶來更多的靈活性和可靠性。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