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萬億市場蓄勢待發,鉑族金屬乘風破浪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0-10-29

              當前,受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影響,世界經濟嚴重衰退,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出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的逆全球化趨勢,給中國的內外部發展帶來諸多挑戰。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諸多中國科技企業受到美國掣肘,高端科技普遍面臨“卡脖子”困境,基于核心科技的可控原則,提前布局高利潤的高端制造領域當屬重中之重。從當前“十四五”規劃編制進程來看,科技行業的內循環成為重點發展方向,新能源、新材料已被列為重點發展行業,兩個重量級大市場騰飛的序幕已被拉開。

    鉑族金屬包括鉑、鈀、銠、銥、釕、鋨。得益于獨特的催化性能,及高熔點和耐腐蝕性等性能,鉑族金屬在諸多領域擁有著廣泛甚至出乎意料的獨特應用,成為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系列金屬材料,被譽為“工業維生素”。由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和英美資源集團主辦,汾湖高新科技開發區招商局協辦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國際鉑族金屬科技創新及發展峰會”將在12月4日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召開。本次峰會在雙循環成為時代大格局的背景下召開,疊加新基建、中國制造2025的時代機遇,力邀相關領域的頭部企業及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當前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中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及鉑族金屬在科技創新領域,特別是在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最新應用。

    這場跨越貴金屬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鏈的思想盛宴,旨在搭建一個涵蓋政府、企業、專家學者、媒體等多位一體的高規格交互平臺,充分展現鉑族金屬的價值前景及其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為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提供前沿觀點和深度思考。而隨著政企的高效對接,各方資源的協同整合,大咖智囊的同謀共策,一個擁有廣闊前景的大市場蓄勢待發,鉑族金屬騰飛的桅桿已經立起,正待揚帆。

    世界能源結構脫碳化,提振鉑族金屬的應用需求前景

    氫能由于高能量、零碳、無污染的特點,被視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未來的基礎能源。從全球氫能產業發展來看,氫能開發利用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已在交通、發電、航天等領域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產業化突破,這也進一步加速了世界能源結構脫碳化的進程。

    在2020年9月22日舉行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鄭重承諾將努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分析人士指出,未來中國勢必會加大在氫能源、電動車和電池存儲技術上的投資和政策上的扶持。目前,我國已從頂層設計的高度來制定氫經濟路線圖,推動氫能源的發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顯示,到2025年,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規模達到5萬輛;到2030年,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1百萬輛。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在有關政策方面給予了多方面的扶持。近日,工信部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438號(經濟發展類105號)提案答復的函中稱,將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報批發布工作,明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還指出,科技部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凝煉等工作,加快開展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部署,為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同時,2020年4月,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意味著氫能“以獎代補”政策的落地,將發揮真金白銀扶持行業的作用,有望使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復制純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路徑。有預測表示,未來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達到10%至15%,氫能將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作為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并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除中國外,包括歐美日韓等諸多國家,也都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制定政策,推動氫能源的發展。日本將發展氫能視為國策,韓國也將氫能源定位為三大戰略投資領域之一。2019年,英國更是成為第一個立法明確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國家。美國氫經濟路線圖也顯示,2030年美國的氫需求將達到1700萬噸,2050年將達到6300萬噸,大致相當于能源需求的14%。針對各國在氫能源領域的發力,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能源消費將占總能源需求的18%,氫能源及應用年均市場規模超2.5萬億美元(考慮相關產品如燃料電池車市場規模超4萬億美元)。

    受各國政策的影響,今年以來的美股市場上,除了特斯拉和蘋果為代表的大型科技股外,氫能源概念股亦是廣大股民和機構追逐的風口。在9月末到10月初的八個交易日內,氫燃料電池制造商領頭羊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累計漲幅達四成,風頭一度蓋過電動車。而在這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備受青睞的過程中,鉑族金屬作為氫氧電化反應中催化劑的應用市場關注度也隨之水漲船高,鉑族金屬市場將迎來長期深遠的積極利好。據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預計,2050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銷量將達到160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37%,看情況甚至有望達到300萬輛,占商用車總銷量70%以上;在乘用車領域2050年燃料電池乘用車銷量在全部乘用車中占比有望達到14%。以2018年每輛車每千瓦使用0.125-0.2克鉑金來估算,如果氫燃料電動車達到5%市場占有率,未來每年至少將帶來59噸的鉑金需求量,占據當前全球鉑金年供應量的24%。這也將進一步提振鉑金的長期需求前景。

    另外,在用電解水的方式制造綠氫——這一完全無碳的清潔能源的過程中,鉑族金屬作為商業規模級的電解水生產系統所必需的催化劑,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生產的氫氣中只有不到1%是綠氫,而由于其可在運輸、供暖和工業過程實現脫碳,將擁有非常光明的增長潛力。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估計,如果計劃在上述領域以綠氫取代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到2050年,全球將需要19艾焦耳的綠氫,即每年1.33億至1.58億噸。據氫能理事會稱,目前已有18個國家編制了氫能發展的規劃藍圖或戰略文件,僅德國就宣布了一項投資為79億美元的可再生氫能經濟計劃。在這一助推氫能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鉑族金屬在解鎖綠氫生產及終端用途的雙重作用后,將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脫碳化的重要受益者。

    與此同時,鉑族金屬還有望在電池電動汽車領域實現應用。外媒介紹,南非礦業公司英美鉑業和Platinum Group去年投資400萬美元創建了Lion公司(Lion Battery Technologies),正研究使用鉑族金屬來改進鋰氧電池和鋰硫電池,幫助創造更輕的電池并幫助電動車具有更長續航里程。該公司實驗研究表明使用鈀的電池容量增加了六倍,并且提高了電池壽命。Lion已經在準備申請多項技術專利,并且尋找一家創新型電池生產商作為合作伙伴。

    十四五期間新材料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期,鉑族金屬迎來戰略機遇

    隨著世界形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國產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特別是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十四五期間更是備受重視。隨著新材料應用領域的與日俱增和基礎材料要轉型升級、關鍵工程材料要轉移高端、前沿材料要搶占制高點的三大風向標指引,中國新材料需求將呈現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預測到2025年行業產值將突破10萬億元。

    在新材料行業飛速擴張的過程中,鉑金由于在化工、電子、玻璃、石油、醫療和生物醫學、航空等領域的諸多應用,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化工領域,鉑金作為鉑銠金屬絲網在硝酸生產中的應用已有百余年歷史。電子領域,鉑金被用于硬盤驅動器(HDD)的生產。玻璃領域,鉑金因其高熔點和耐腐蝕的特性被用于制造盛放玻璃熔液的器皿。石油領域,鉑金以小珠形狀覆于氧化鋁基片,用于重整和異構處理,為汽油燃料的生產提供更高的辛烷成分。醫療和生物醫學領域,鉑金憑借其抑制活細胞繁殖的特性,被用于治療多種癌癥疾病,促進了鉑基藥物的發展。醫療器械領域,由于獨特的物理和化學屬性,鉑金作為首選金屬,被應用在心臟起搏器和人工耳蝸等諸多醫療部件和設備中。冷鏈保鮮領域,鉑金被使用到低溫活性催化劑技術中,被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器和冰箱等家電制造商、需保持果蔬花木新鮮度的零售店以及冷鏈等流通物流領域,用來維持食物新鮮度,防止發霉,抗菌。

    在更為廣闊的航空航天領域,鉑金憑借其遠高于其他貴金屬的熔點、不僅耐熱,而且耐酸、抗氧化力強、即便在極端環境下也能保持原有形態的特性,被用于制作宇航服。同時,鉑金還以催化劑的方式,作為氫燃料電池的關鍵部件,為航空器提供有效的替代動力系統,其需求和應用前景都呈持續增長的態勢。

    基于鉑族金屬在新能源和新材料兩大重量級行業的廣泛應用,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亞太區主管鄧偉斌對即將于12月4日舉行的 “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國際鉑族金屬科技創新及發展峰會”意義給與了積極評價。他表示,“希望借助大會的契機進一步宣傳推動鉑族金屬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應用,幫助大家了解鉑族金屬對中國的戰略意義。”

    政府搭臺,中外頂尖企業助力,產業與資本共鳴。歡迎各方有志之士積極參會,與國內外著名政界、學界、企業界及投資界的精英人士共饗智慧饕餮盛宴。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