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國家能源集團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一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聚焦功能使命類任務,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建設國家級研發應用平臺,傾力打造能源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定不移地做好科技創新“先鋒隊”。
培育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
由可控交聯聚乙烯制作的儲水罐和自動噴淋系統——密度低、重量輕,還具備耐高溫、抗撞擊、耐腐蝕、耐老化等性能。罐體可吸收日光提升水溫,利于作物生長,再加上國家能源集團專門研制的噴淋系統,以前噴淋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現在只要兩三分鐘。
據了解,近年來,低碳院圍繞低碳綠色轉型和戰略新興產業,孵化出一系列具有引領作用的重大科技成果。比如,低碳院聚焦煤基高性能聚合物改性材料、煤基先進功能碳材料等煤基新材料研發方向,研發出先進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高性能鋰電負極材料等一批高水平原創性技術成果,為我國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以及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新突破提升運載能力
今年4月,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總長超4千米、載重3萬噸級的貨運重載列車,從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肅寧北站出發,于11時39分安全抵達黃驊港站。
作為目前國內編組最長、載重最大的重載組合列車,其成功開行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實現了3萬噸級重載列車在全自主技術應用領域的新突破,翻開了交通強國能源領域新篇章。
▲“國能號”3萬噸級貨運重載列車
3萬噸級重載列車的成功開行,不僅提升了我國煤炭運輸主通道的運輸能力,也為重載技術的進一步探索和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重載鐵路作為專門運輸大宗貨物的運輸方式,以其高運輸效率、低成本和環保優勢,成為國家能源運輸的重要支撐。
新平臺推動水電發展
7月12日,隨著國家能源集團“云上水電”平臺在四川成都正式發布,我國4.4萬座中小水電站迎來了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大渡河公司與數智科技公司基于多年智慧企業建設成果,聚焦水電應用場景,創新應用模式,自主研發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全集團水電產業“上云、用數、賦智”,并打造水電行業的“工業應用商店”,也就是“云上水電”平臺。
▲“云上水電”平臺已應用在大渡河公司生產指揮中心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家能源集團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場景深度融合。
每一項技術創新、每一處生動實踐、每一個顯著成果,無一不彰顯出國家能源集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央企擔當和行動自覺。
作為科技巨頭的國家能源集團,將攜帶多項前沿科技成果亮相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一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深化央地合作,不斷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全力保障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快推進能源重大項目建設和能源產業科技創新,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布局,走出一條能源行業文明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