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晚上10點,在審查完最后一個承包商準入合同后,劉艷關上電腦,走出辦公室,此時樓道已經空無一人。作為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負責工程建設安全審查的員工,因為工程任務緊,這樣的加晚班對劉艷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作為北京管道人,劉艷主要負責管道工程建設領域安全預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評價、職業危害評價、環境監理、水保監理、水保監測合同的選商推送及合同付款,每天面對的都是一摞摞半人來高的合同文件,要在一個個枯燥瑣碎的數字里發現不同承包商的真實資質和變化情況,就像啄木鳥那樣,把問題承包商挑出來、排除在工程建設外,為優質工程選擇優秀承包商。
劉艷嚴格按照集團和公司關于承包商管理的工作要求,對承包商準入、選商等工作進行仔細把關,先后完成選商83次,過濾不合格承包商6個,并每天都要跟蹤各工程現場的承包商動態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準確信息,每個月按不同工程項目填到合同臺賬中,作為考核承包商的重要依據。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劉艷說,“每天的工作雖然都比較重復,但每個合同都需要認真,否則就容易出現漏網之魚,給工程建設帶來消極影響”。劉艷不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于部門發文及競爭性選商呈批件,她收到之后不是直接上傳進行審批,而是首先要檢查發文、呈批件是否符合發文格式要求,然后根據不同發文、呈批件的內容進行推送,及時呈送各級部門審閱,努力提高文件的準確性、時效性,對于處理完的文件,劉艷也要一一進行登記以便查閱,同時將對應的電子版文件存檔,避免遺失。參加工作以來,劉艷一直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絕不當工程安全的“二傳手”和“甩手掌柜”,每件經手的合同她都要仔細查閱、反復比較,遇到不懂的,就向旁邊的老骨干請教,迅速使她從一個青年員工成長為工程建管領域的行家里手。
根據公司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細則要求,竣工檔案必須與工程建設同步,必須與工程實際相符,不得弄虛作假,隨意修改,必須要在工程建設中匯集和形成,確保竣工檔案的原始性、完整性、真實性、準確性。對于自己負責的陜京四線輸氣管道工程(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和張家口壓氣站)、密云-馬坊聯絡線、陜京四線張家口項目6條支線等工程的資料審查、歸檔整理和驗收工作,劉艷不僅嚴格進行承包商選商,而且注重工程建設的依法合規,讓每一個工程都經得起監察,切實發揮好“啄木鳥”功能。
這一次,各工程的承包商又一次感受到工程安全“啄木鳥”的厲害,只要被她發現工程檔案存在缺漏項、填寫不規范的地方,工程承包商就要進行重新整改,想蒙混過關,在劉艷這里是通不過的。在她的盯辦下,陜京四線輸氣管道工程(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和張家口壓氣站)、密云-馬坊聯絡線等工程先后通過工程建設檔案驗收合格,標志著上述工程畫上圓滿句號。
為了和工程建設單位一起提高工程質量,劉艷也在開動腦筋想辦法,她成立工作微信交流群,組織施工、監理和檢測單位進行檔案系統培訓交流,及時跟蹤已完工項目的安全預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評價等資料提交,促進工程檔案在收集、整理、錄入等方面的規范有序。
“我其實也不想這樣嚴格甚至苛求工程承包商”,劉艷平靜地說,“因為工程項目是終身負責制,我必須要對單位負責,對黨組織負責,當然也是對自身負責”。身為青年團員的劉艷,先后兩次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正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積極撰寫入黨申請書。其實她那啄木鳥式的作風和行動,就是向黨組織靠攏的最好證明!(趙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