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72版型硅片尺寸實現階段性統一,行業呼吁未來走向更大“共識”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8-22

    技術迭代背景下,新產能均瞄準切換210賽道

    光伏組件與硅片的制造發展史,實際上經歷了一個由小變大的過程。在電池效率不變的情況下,硅片尺寸越大,意味著組件接觸太陽光面積更大,發電效率自然也就更高,這是光伏行業發展大尺寸硅片的基礎邏輯。

    在1981-2012年的30年里,硅片尺寸由100mm發展到156mm;在過去十年,硅片又由156mm擴大到182mm及210mm,近年大尺寸硅片的占比不斷上升。據CPIA統計,2020年,M10(182mm)和G12(210mm)硅片的合計占比還只有4.5%,到2022年已猛增至82.8%,而2023年預計會達到93.2%。

    自2021年以來,受益于更高轉化率和更低度電成本的優勢,晶硅電池技術正在經歷由P型到N型的顛覆性變革,新增產能幾乎全部布局選擇了210mm產線。

    根據業內相關人士稱,近兩年各大廠商新購入的拉晶、切片、電池片產能都是基于生產210標準產品的。組件龍頭天合光能相關事業部負責人告訴華夏能源網,“光伏組件高功率化,是大勢所趨,我們目前95%以上都是210mm系列組件。”

    今年7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宣城論壇上,晶科、晶澳、天合均公開展示了基于210R尺寸電池設計的66片版型產品。(點擊查看:《光伏協會半年會:三家龍頭企業宣布推出2382*1134標準尺寸組件》)。

    早在2020年,天合、阿特斯、東方日升就推出了搭載210mm尺寸硅片的超高功率組件。硅片廠商中的TCL中環、上機(弘元)所瞄準的都是210mm尺寸產品。

    “中環210目前已經是成熟產品,我們十分看好210系列的市場需求。我們的新增產能都兼容210,因為該產品帶來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的成本。可以說上一代182產品實現更低的市場價格,也和新一代210產能的同臺競爭有很大關系。”TCL中環內部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

    長遠來看,隨著電池技術與制造技術的進步,大尺寸組件與電池片的主流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標準走向更大的“共識”。

    著眼未來,才是推動行業標準應有的邏輯

    210組件的問世,引領行業步入了600W+時代,而隨著N型TOPCon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高功率的想象空間被進一步打開。就在8月18日同一天,天合光能舉辦發布會,宣告其率先行業實現了N型TOPCon 700W+組件的量產,正式開啟700W+時代。從發電成本來看,210組件的單瓦系統成本下降空間將達到0.1元以上,使得應用210組件的電站更具投資價值。

    下游組件廠商由于更接近終端市場,其產品與技術的升級將引導中上游產業鏈的一系列變革。據行業權威機構預測,到2030年底N型電池的市占率將會達到80%以上。

    專注于光伏電池領域的捷泰科技就對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表示,“除了182mm,目前捷泰已經布局和大量出貨210mm尺寸N型電池片。我們呼吁行業著眼未來,從最優性上考慮,推動形成更具未來指導意義的標準化電池片尺寸。”

    行業標準的每一次推動共識,雖然充滿挑戰,但對于整個產業鏈長遠、良性發展至關重要。業內相關人士表示,“光伏行業追求標準統一的驅動力,應該是從客戶價值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制造能力的角度出發。”

    所謂“從制造角度出發”,就是“我產線有什么能力我就造什么產品”,如果基于后者邏輯來推動行業標準化,必然是過渡性的,很難跟上整個行業產能升級和創新的步伐。

    隨著技術更先進的企業全面推廣標準化的新一代終端產品,全行業走向210mm“紅利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必將推動行業達成全新共識。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