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國家經濟再攀新高,數字經濟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全球都在圍繞《巴黎氣候協定》爭相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碳中和”必然將是未來發達國家的重要標志之一。近年來,我國在踐行人類命運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頂層國策著手不斷明確目標、細化路徑,充分彰顯我國力爭將其執行到底的決心。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進一步確定“新生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張家口作為國家大數據與新能源示范城市,體現出了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巨大優勢。如何實現張家口大數據產業從多到綠,從綠到優、從優到強的跨越,是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探究的課題。
為此,2022年1月7日,張家口市政府主辦了“馭源網荷儲之力 構綠色數能之域”張家口市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源網荷儲”高峰論壇,集結各界力量,共同探討鑄就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道路。
論壇上,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發布《2022“源網荷儲”一體化戰略》,以綠色供能、優化并網、集約負荷、多能制儲為原則,通過大數據產業的集約發展,推動國家“源網荷儲”戰略的落地。河北省與北京市領導以及來自新基建、能源、綠色金融、互聯網等領域的多名專家學者以蒞臨現場或在線的方式,共同為進一步清晰化“零碳”數據中心的實現路徑暢所欲言。
以“源網荷儲”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
論壇開端,河北省和北京市相關領導分別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數據及新能源一體化等多個角度,為參會嘉賓介紹了推進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
近年來,北京正在為打造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大力布局數字化、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場景應用,加快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2021年4月,北京市為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前實現雙碳目標,推動北京市數據中心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發展,印發了《北京市數據中心統籌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從供給側改革和空間分布優化的角度推動北京市數據中心行業升級,鼓勵引導綠色水平高,滿足北京中、高時延業務的數據中心布局。北京要與河北省及張家口協同發展規劃,力爭推動形成高速互聯、數據互通、優勢互補的世界級數據中心的聚集圈。
作為國家首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力爭成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京津冀樞紐的重要算力節點和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結合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等優勢資源,張家口打造了超大規模“源網荷儲”實踐——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強化可再生能源的供銷聯動,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水平,加快形成綠色大數據產業生態,努力打造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新高地、綠色經濟發展新高地、生態引領示范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撐京津冀區域數字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源網荷儲”勢在必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字經濟已逐步成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據信通院2021年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 38.6%,居全球第二,增速同比上升9.7%,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被列入我國“十四五”規劃,并錨定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
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數據中心是高能耗產業,其年用電量已占全社會用電的2%左右,所以在大數據與綠色可持續發展齊頭并進的大背景下,數據中心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綠色化,無疑是支撐數字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隨著新能源發電規模不斷增長,新能源并網對電力系統靈活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撐傳統煤電的“源隨荷動”模式也伴隨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向“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升級,新能源將通過“源網荷儲”協同互動,促進大范圍消納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