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舉辦的第二屆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上,5G毫米波再次成為全場熱議的主題。隨著該項技術和產品的成熟,加速5G技術賦能產業應用成為當務之急,其在電力行業的落地應用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電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基礎設施,需要為人們提供經濟、安全且可靠的供電。但在新能源及儲能并網方面,由于4G網絡無法滿足當前時延、未來大連接和安全性方面要求,目前大量分布式新能源電站處于盲調狀態。在輸變電運行監控方面,也存在類似問題,礙于4G通信帶寬的網速,在電力視頻回傳質量、數據傳輸安全等方面均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5G和電力行業結合的訴求,由來已久。相對于4G技術,5G的優勢不僅在于速度更快,還在于其低時延的特性帶來的更高的可靠性。
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談到,毫米波等很多5G通用技術是可以推廣到不同垂直領域的,這需要產業界的支持,共同推動這些技術的應用。
而未來,在5G毫米波的助力下,其低時延、大帶寬、廣連接等屬性,恰好能解決電網業務在此方面的痛點和難點問題,甚至可以實現毫秒級精準負荷控制等。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5G毫米波承載電力業務效果也不錯,在電力行業發、輸、變、配、用、調六大環節中,都能突破通信網絡的業務承載瓶頸,為電力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尤其是在將改變傳統業務運營方式和作業模式,為電力行業用戶打造定制化的“行業專網”服務上,可以更好地滿足電網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需求。
比如,采用5G網絡能夠實現清潔能源資源評估、分布式儲能調節能力評估、發電預測以及場站運行分析等模塊數據實時交互。在電網中,也能實時調整新能源出力,實現跨區域送受端協調控制,提高新能源發電消納電量。
此外,5G毫米波技術還能為配網自動化系統提供超低時延的通信網絡支撐,為能源供應商提供分布式配網系統所需的專用網絡切片。這項技術可以增強數據的安全性降低時延,當電網企業遇到響應異常時,可以通過5G網絡進行實時分析,從而實現更快速準確的電網控制。
從經濟實用的角度看,采用5G網絡可以有效提升運維檢修效率,解放出至少30%以上的人力。在微氣象區域監測與輔助決策、輸電線路災害監測預警與智能決策、全天候遠程通道可視化等方面,也能因為5G的快速和低延時來進一步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