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天合光能:從210+P到210+N,強者把握技術變革“脈搏”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1-05

    據張映斌介紹,在相同項目容量下,相比其他組件,600W+組件功率更高,組件塊數更少,安裝及運費更少;且600W+組件基于電壓設計理念,在相同系統電壓情況下,每串可以串更多組件,讓系統側的組串功率提升;而組串數量減少,相關的PV電纜用量和支架導軌等也減少。由此,600W+組件可以有效降低系統BOS成本,從而降低項目初始投資,即“分子”。

    在發電量表現上,天合光能與TUV、CPVT時達半年以上的合作數據,證實了基于210產品技術平臺的600W+在全球高、中、低不同緯度地區,存在1.6-2.1%的發電量增益。這是由于全球超過90%的國家及地區,低輻照都占據極大比重,而600W+組件具備輻照越低,發電增益越多的低輻照性能。

    而在高可靠性的表現上,600W+組件依然具有明顯優勢。通過對型材、邊框設計、連接等方面的創新優化,天合光能的600W+組件通過了17級颶風的測試,并用14級臺風“梅花”的實地檢驗證實了自己的荷載性能。且600W+組件獲得BNEF、PV TECH、PVEL和RETC等全球多家權威第三方機構連續多年的認可。

    高發電量、高可靠性的組件產品直接增加了電站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發電總量,從而使得度電成本公式里的使“分母”變大,繼續降低了度電成本。

    由此可見,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發電量是降低度電成本的核心推力和底層邏輯。而在過去兩年的實際應用中,兼具“四高一低”的600W+組件成為趨勢已是行業內的共識。

    從210+P到210+N,把握行業技術轉向脈搏

    繼600W+至尊組件、構建210生態圈之后,近期,天合再次提出210+N型全場景化解決方案,旨在再次降低度電成本,為全球光伏發電市場交出“新答卷”。

    根據PV InfoLink的數據,隨著PERC效率逐年逼近上限,行業向N型轉型趨勢明顯。在張映斌看來,目前的光伏發電產業,處于一個新興技術轉型的歷史性當口。

    只有準備充分,才能精準切中時代的變革。

    張映斌表示:“天合光能從2015年就開始了N型技術的研發,2018年天合光能研發的i-TOPCon技術入選超級技術領跑者示范項目,并為銅川和長治的領跑者項目提供500MW TOPCon組件。2020年天合光能為黃河水電提供了135MW TOPCon組件,2021年基于210產品技術平臺的500MW TOPCon中試線建成,2022年推出210+N型全場景化解決方案,新一代N型組件全面量產,電池量產平均效率超25%。”

    經過長達七年持續研究,天合光能不斷沉淀N 型技術,為實現先進產能快速擴張做好了充分準備。對天合光能來說,N型的優勢在于在長周期內看到更低的度電成本,能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

    張映斌以天合光能N型690W檔位的組件為例進行了說明,他表示:“首先,相比于行業內其他組件,采用了N型技術的組件可高出75W;其次,基于210產品技術平臺,天合光能組件的開路電壓比其他產品的電壓減少7.6V;在組件效率上,基于210產品技術平臺的N型產品高出其他組件產品0.26%;而由于在運輸上,同容量下天合光能的組片數量更多,高出其他產品15.8%。”

    在這四重優勢下,張映斌相信,210+N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節省下可觀的初始投資。他介紹,經測算,鹿特丹3.5MW一個地面電站在零下10度、1500V系統電壓環境下,天合光能組件可以比市面上一般的組件單串多串聯4塊組件,單串組件功率提升約30%。在此情況下,光伏電站的運輸成本、電氣、支架的成本得以節省,節省數額可達到1美分每W,項目BOS成本節省了1.6%,疊加210組件低輻照優勢,度電成本降低將近1.5%。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