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期舉辦的2022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暨工業行業數字化轉型年會上,商湯科技在電力行業的落地案例,還獲得了由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頒發的2022年融合創新應用電力行業優秀案例獎。
在國家電網公司某500KV變電站內,設備的運維和檢修仍需要依靠人工巡檢。但設備的運維巡檢工作異常繁雜,如絕緣子破損、地面積水、表盤模糊難以讀取、表計蓋板破損、呼吸器油封破損和硅膠變色等,每一項“硬指標”都需做到滴水不漏。任何錯檢、漏檢都會導致設備異常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然而人力投入的增加不能代表運維工作質量的提高,隨著變電站數量的增加,更加集約化與精益化的智能管理方式才是長久之道。對此,商湯科技的SensePower智慧能源綜合管理一體機聯動“固定監測裝置+移動巡檢設備+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對變電場景內的人員、環境、設備狀態的高精準識別和監測,并針對異常情況自動告警。
憑借強大的智能識別引擎,商湯幫助用戶實現了變電站遠程智能運維,全面提升運維工作中的可視化感知能力、缺陷發現能力、狀態管控能力、主動預警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實現高效率、全方位、全天候的自動化監測。商湯科技的SensePower智慧能源綜合管理一體機以快、準、省助力變電站運維工作“硬指標”的提升。
打造從“人找事”變為“事找人”的運維模式革新
憑借電力行業的“軟實力”,商湯科技幫助國家電網公司西北某超高壓公司實現了從“人找事”變為“事找人”的運維模式革新。該公司曾部署一套輸電通道可視化設備,用以實現輸電線路的狀態監控,但由于該系統對隱患目標識別精度不高,從而導致安全隱患漏報或延遲,工作人員必須對大量的誤報數據進行二次人工核驗,工作壓力大、易疲勞,巡視和巡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已達瓶頸。
如今,該系統得到了商湯領先AI視覺算法的加持,能精準識別各類外破、異物、老化、缺損、煙火等隱患,并及時告警。模型識別精度的顯著提升大幅降低了人工核驗工作量,實現遠程巡視和巡檢自動化,針對異常情況可主動告警,使整體運維效率得到指數級提升。尤為重要的是,軟件算法的持續升級,讓原有設備可以充分利舊,助力用戶數字化轉型輕裝上陣。
能源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仍存在巨大機遇。未來,商湯將持續加速推動AI技術在能源產業中的應用,為推動數字化轉型,踐行“雙碳”戰略發揮綿薄之力,用“快、準、省”的智能化方案,為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人工智能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