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2022年3月29日,歷時一年建設的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產。作為國內首個大型綠色零碳數據中心,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為什么是三峽?這艘以傳統水電業務為主的能源航母,如何在“雙碳”、“新基建”、“數字經濟”時代乘風破浪,實現業務的快速拓展、進擊與企業轉型?他們何以選擇華為“同路人”,作為該項目的EPC總承包牽頭單位?他們又如何定義綠色零碳數據中心?
“峽”之大者,利國利民
在數據中心領域,三峽是“后來者”。
在此之前,這個能源領域的巨人,坐擁葛洲壩、三峽工程以及金沙江4座巨型水電站,加上自2010年以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部署,三峽集團舉十年之力實現了其“建設國際一流清潔能源集團”的既定戰略目標。
2020年,站在“十四五”開局的門檻上,三峽集團開始了新一輪戰略藍圖擘畫——未來的三峽,將要去往何處?按三峽集團總信息師金和平的話說,作為央企,每一步都要緊隨國家戰略,國家戰略的指揮棒指向哪里,三峽集團的企業戰略就要堅定不移地奔向哪里。
生于斯,名以斯。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隸屬于有著“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生于湖北、長于湖北的三峽集團要打造數據中心集群,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安防保衛與清潔能源優勢。
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全景
此次竣工投產的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一期,位于三峽壩區右岸,距三峽大壩直線距離3.6公里,在國務院頒布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的管轄范圍內,是國內民用設施安全等級最高的區域。
數據中心與三峽大壩遠眺
2020年1月,湖北宜昌正式出臺《宜昌市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全面部署建設數字城市相關工作,其中明確要在三峽云平臺現有計算能力(90萬億次、18PB存儲)基礎上進行全面提升。
2021年9月26日,按照中央部署,三峽集團總部正式搬遷武漢,與湖北省政府簽署了《共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合作協議》,謀劃在鄂建設以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綠色零碳數據中心集群,服務湖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按照三峽集團的設想,三峽東岳廟數據中心將在為其自身提供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的同時,還將力爭成為國家重要數據的存儲基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數據“保管員”。
同時,利用廉價的清潔水電與豐富的低溫江水資源,實現“電流到數據流”的全過程“零”碳排放。
外景
據悉,“十四五”期間,三峽集團還將陸續建設東岳廟數據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和三峽紫陽數據中心,并積極配合湖北省申報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第九大節點——湖北節點。申報成功后,三峽集團計劃在湖北投資超過100億元,建設華中地區最大的綠色、零碳數據中心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