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質如何分類?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新能源如何發電?……
9月17日上午,在南京天加及南京萬科舉辦的2022年全國科普日之江蘇省分會場活動上,以“好奇星球”——奇妙的“廢物” 世界為主題,活動現場“好奇博士”帶領孩子們通過科普視頻、沙盤道具、互動游戲、車間參觀及動手DIY的形式讓孩子們學中玩,玩中學。
登陸“好奇”星球
2022年全國科普日江蘇省活動的分會場,由南京天加與南京萬科攜手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科協企創中心、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共同開展。
“奇妙的‘廢物’世界”科普活動從征集、報名階段,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家長爭相報名,最終有40組家庭“搶”到名額,參與其中。
“好奇星球的宇航員找到了安全屋休息,他需要補充食物和熱量了。地下的煤炭,和身邊的大樹,這兩種材料該如何選擇呢?他們分別如何提供能源,又會對我們的星球產生什么影響呢?”隨著“好奇博士”、天加能源執行董事長王強的號召,小朋友們帶著滿肚子的疑惑,開啟了“能源探秘之旅”。
在“‘廢物’也有超能力”環節,“好奇博士”通過能源曲面屏、城市能源系統沙盤、發電原理透明貼紙墻等,向小朋友們展示了什么是生物質能,學習如何將生物質能通過技術加工轉化成高品質的電力、燃氣和燃油等生物質能源,為人們更好的生活重新出發,再次創造價值。
“好神奇,果皮、食物殘渣、紙屑、木箱、動物糞便、秸稈等等,居然都可以變廢為寶,用來取暖、燒飯、燒水等等,就像變魔法一樣!”南京洪武北路小學一位學生感嘆道。
“好奇博士”介紹,生物質能是全球公認的第四大能源庫,適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包括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和畜禽糞便六大類,是實現傳統能源替代、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等“雙碳”路徑的有效措施。
感悟“雙碳”能量
據悉,具體承辦本次科普活動的南京天加,是中國綠色發展及雙碳戰略踐行者,除了專注在生物質能市場外,還深耕地熱(干熱巖)發電、工業余熱發電、LNG冷能發電及空氣儲能等綠色再生能源市場,尤其在地熱、干熱巖應用領域創造了兩個中國第一。
在“化身守護星球小衛士”科普環節,小朋友們以粘畫形式,邊玩邊學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大家還動手DIY演練利用廚余垃圾發電實驗,感悟“小小垃圾”中的“大大能量”。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仙林分校一位同學自己制作了太陽能電風扇,當風扇在太陽光照射下旋轉起來時,他興奮地尖叫。
關于活動初衷,天加“好奇博士”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呼吁清潔能源加速替代傳統能源,今年我國還出臺了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生物質能被寄予厚望。根據估算,地球上的生物質能源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于世界總能耗的1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且國內認知程度還不夠,尚需更多科普向外界推廣。
而“趣味科普”是一種有趣的寓教于樂方式。此次活動通過將南京中小學生及家長“請進來”的形式,讓綠色“車間”秒變科普公益課堂,結合“科技體驗+游戲體驗”的科普方式,由淺及深促進學生“雙減”與“雙碳”戰略融會貫通,激發培養青少年對保護環境、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興趣,為節能事業儲備新鮮力量。
創新科普形式
參與現場活動的家長也認為,活動既保留了科普館豐富的知識性,又增添了親子游玩的趣味性,由淺及深,學有所樂,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腦洞,又傳遞展示了“環保”生活理念,呼吁小朋友一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保護環境”成為生活常態。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在“協會+企業”基礎上創新形式,媒體資源作為溝通橋梁,打造“協會+媒體+企業”三方聯動的“科普+”品牌活動,整合各方資源與平臺優勢,成為全國科普日期間一項“企業工廠開放、科普進企業”有特色的專項科普活動。
天加環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延續公益科普活動,將天加能源基地打造成以生物質能等清潔低碳新能源為主題的環境教育基地,加強與當地中小學、高校、社會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環保教育科普效應,將點滴力量聚合在一起,持續澆灌綠色環保種子,讓中國離“雙碳”目標更近一步。
江蘇省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希望有更多企業投身于“科普”的事業中,共同攜手,推進科普教育、激發興趣,培養青少年科技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