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調研/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李寒江 梁莉芬
仲夏時節,天氣像抽了風,一會兒驕陽似火,一會兒大雨磅礴,以致讓人感到有些煩躁不安。
此時,記者慕名來到廣西柳州市黃嶺養欄山礦區采訪,眼前的景象讓人滿心悠然,好不愜意。
你看,辦公區、生活區、開采區、生產區規劃有致,剛種下不久的上萬株桂花、紫荊花、非洲茉莉花掩映其間。可以想象,從明年起,礦區的四季將滿是花的幽香和爽的清風。
你聽,隨著礦區內綠樹搖曳,知了也開始進駐展開了歌喉,麻雀也開始結對在枝頭嬉鬧,大自然的天籟之音美妙動聽,讓長期居住在城市鋼筋水泥組合方塊里的我們羨慕起來。
至此,標志著廣西柳州市黃嶺養欄山礦區建設緊跟國家環保政策的步伐和時代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并一躍成為當地綠色礦山的典范。
而這一切,來源于柳州市、柳江區黨委政府采取鐵手腕治理的結果,也來源于柳州市、柳江區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形成的監督合力,更來源于柳州市黃嶺養欄山石灰石有限公司礦山負責人閉琪春、蒙強進、陳泗標等人的擔當作為。
據了解,該礦區在去年12月停工停產進行環保綜合整治改造時,曾有人對閉琪春、蒙強進、陳泗標提醒說:“沒有人像你們那么傻,下那么大的血本,這樣投資下去會虧死的。”但他們仍然不為所動,認為正視自己才能贏得發展,破壞青山綠水就是罪人。
就這樣,他們四處籌集資金,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歷時半年多時間進行全面整改,促使綠色礦山初見成效——
一是在政府引導下,礦山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組織員工開會學習,滲透綠色礦山發展的新理念,對原礦山的開采、加工、運輸等各個環節重新規劃設計改造,對廠區主干道進行了硬化和道路及邊角地帶的綠化,按規劃總評圖將礦區打造成“花園式綠色礦山”。
二是按照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礦地關系和諧化的總體要求,注重“標本兼治”,既要營造良好生態環境,又要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從而打造更具內涵的礦山。
三是落實防塵措施,安裝粉塵遠程監測器,采用先進的高效水膜除塵系統技術對揚塵進行處理,礦區進出口都設置有噴淋沖洗系統,運輸車輛經過沖洗平臺后方可駛出礦區,保證礦山進出車輛清潔上路,基本實現了天藍、地綠、水凈的“花園式”礦區環境。
四是搭建廠房式車間,在生產區建有沉淀池,雨污進行了分流,使廠區污水變清水,既節約了水資源,又避免了對周邊水源的污染。與此同時,復墾、復綠也取得顯著成效,礦山整體環境煥然一新,得到了市、區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并成為礦業典范推廣。
于是乎,近段時間來,柳州市黃嶺養欄山礦區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走訪調研的、考察觀摩的、學習取經的,一拔又一拔,可見綠色礦山已然成為礦業發展的風向標。
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
的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礦業發展新模式成為了重中之重。在行業政策干預下,粗放的、對環境不友好的礦山開采形勢將逐漸被淘汰。
相信,已大步走上綠色環保化發展模式的黃嶺養欄山礦區,在提升了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之后,定會成為八桂大地上的一顆礦業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