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uoss"><s id="ouoss"></s></strike>
    <ul id="ouoss"></ul>

    “走進·綠色先行者”高端對話|聚力微網綜能,加速賦能新型電力系統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10-13

    主持人:太湖新城集團在城市建設方面打造了很多綠色、低碳、宜居的標桿案例,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新城能源又是新城集團旗下唯一的能源管理平臺,如何看待當前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趨勢以及微電網發展?企業需要采取哪些行動?

    黃莉:能源綠色化、低碳化應該說是目前我國能源轉型及全球發展的大趨勢。無論是國家戰略層面,還是各方需求層面,要實現“雙碳”的更快落地,微網是其中關鍵一環。太湖新城集團新城能源公司成立兩年,聚焦零碳技術、低碳手段,在全國范圍內落地八大項目,涉及到新型電力系統站網互動示范中心、企業綜合能源站、零碳場館、商超充電站等多元化場景。通過頂層設計先行,與用戶共同策劃,站在用戶角度規劃、開發與整體建設,真正實現為用戶提供能源綜合管理服務。

    “走進·綠色先行者”圓桌對話 之 場景落地

    主持人:微電網與綜能管理的應用場景有很多,據您了解,微電網與綜能管理在具體場景中落地情況如何?是否面臨一些挑戰?

    趙晨旭: 首先,微電網肯定是一個盈利模式,未來也是個趨勢。簡單而言,微電網就是將過去的光、風、氫、儲、充電樁等各個點連成一個面,隨時可以調度或者公用。電網缺電的時候,就輔助返送給電網,保證可靠運行。

    但我也觀察到,微電網實際落地應用挑戰比較大。我們之前有一個園區運行案例,投資和規劃設計都很順利,但運行到第三年的時候就開始出問題。一個是電價的問題,掙不到錢,二是維護成本比較大,起初運行良好,后期負荷上來了,設備也到了該維修的時候,出現如跳閘等故障,沒有專業的維修團隊來維護。最后園區運作困難,還是要找到供電單位來處理,導致最后維護成本上漲。這個案例未來也會碰到安全性的問題,一旦出現大的安全風險,以其現有能力是處理不了的。

    為應對以上問題與挑戰,人才、制度、體系、標準都很關鍵。電網有相應的標準,但綜能和微電網這塊的標準還不很完善,出現問題如何解決,怎么規劃,現在都相對空白,一些研究的結果也有待進一步落地。

    主持人: 在場景實踐上,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哪些探索和發現?

    王湘:推動微網綜能在單一業務產業園與多元化業務產業園的差異化應用,實現典型場景的應用探索,才能真正實現微網綜能的場景化應用。在四川的農村地區也針對性地開展微電網相關研究。考慮到農村地區的資源稟賦,利用當地生豬養殖產生的廢料、糞便等作為生物質燃料來發電,構建農村微能源網,提升當地的供電質量。同時,微電網的構建還為本地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同樣的,在推動微網、綜合能源應用的體系下,特別在工業園區場景應用,也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稟賦。因為不同的工業園區可能產業不同,電力負荷的特征也不同,不同產業鏈在電力負荷上可能是有一些耦合或者互補的關系,在做這種典型場景微網或者綜合能源系統的時候,還要把這類因素綜合考慮進來。

    主持人: 新城能源在踐行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黃莉:新城能源的定位是新能源的整體運營管理商,負責全過程、或者說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規劃。我們主要聚焦零碳技術、低碳企業、近零碳園區的一些建設,落地的場景還是比較多的,包含了綜合能源站、商超充電站、零碳場館、分布式光伏電站、重卡換電站等。比如,無錫首座零碳場館——太湖博覽中心、無錫首座垃圾集運中心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華東區域規模最大的商超充電站等都是我們的示范案例。

    微網和綜能管理是一個非常新的東西,而且處于不斷的變化中。我們在給業主做前期能源規劃的時候,會保證頂層設計在最前沿。同時在整體規劃的時候,站在業主的角度考慮,不管是開發、建設還是整體運營,做到系統化、長周期的規劃和安排,這樣才能盡善盡美。秉承“專業的事情要找專業的人”的理念和做法,新城能源期待與生態伙伴一起合作共贏。

    熱點會展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